章丘区官庄石匣村获评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

发布时间:2023/12/2 9:27:30 

「本文来源:中国山东网」

中国山东网10月29日讯10月27日起,打开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一则《关于公布山东省文化生态名村名镇的通知》映入眼帘,名单中,只见济南市章丘区官庄街道石匣村赫然居于榜首!

“对这次获评,我们感到激动是真的,但也在意料之中!因为这几年,石匣村在党建引领下,一点一滴精雕细琢成南部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这个过程我们每一名党员群众都是亲身参与的;石匣村从山山水水之间焕发出的蓬勃生命力,我们每个人也都能切实感受得到!”石匣村党组织书记景华说。

党建引领激活力,贫困山村变景区

“二十四桥明月夜,三十六泉石上流”,位于官庄街道南部山区的石匣村,依山势而建,中间有一条3米宽的小溪,四季流水潺潺,溪水清澈见底,24座石桥翼然临于清澈的溪流之上;沿小溪逆流而上,可见凉水泉、圣水泉、神仙泉、凤凰泉等36余处泉眼。环望四周,群山连绵,蔚然深秀,在这远离尘世喧嚣的大山腹地,石匣村就像一个婴儿,酣眠在青山环抱之中。年起,在官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指导下,石匣村计划依托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开展村庄景区化建设。

要想进行景区化建设,村容村貌整洁美丽是首要条件。可这么大的村庄、这么大的工程量,谁来干?请施工队是一笔巨大开支,石匣村是贫困村,拿出这笔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况且,如果什么事都让外人做了,那又谈何创建成功后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在街道党建引领思路指导下,京城返乡创业白领、时任村党支部书记景华决定,由党员带着群众干,义务出工,一分钱不拿,一定要啃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这块“硬骨头”!他在全体村民代表大会上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石匣人,用大锤和铁钎开山凿石,义务修通了石匣通往田家柳和文祖的公路。如今,我们新时代的石匣人,更要继续发挥逢山开路的‘石匣力量’,带动村级发展迈上新台阶!”

说干就干!年以来,全村党员带领群众共余人积极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石匣村是赢汶河源头,村里的河道原本应是醒目一景,长年累月却积攒了不少垃圾,不但有碍观瞻,也堵塞了汛期本应通畅的水流。村里一致决定先从河道开始,清脏治乱,三年来共清理河道3公里,党员群众用最原始的肩扛手抬的方式,清运河道内垃圾0余立方米,整修河堰多米。

在环境初步干净整洁的基础上,党员带领群众又“趁热打铁”,继续开展绿化美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经过三年的不懈努力,全村共拆除违建余处,垒砌石墙余立方米;绿化5平方米,栽植冬青球棵、扶芳藤球棵、月季花棵、迎春棵、西府海棠棵;新建停车场一处、街心休闲广场一处。

现在的石匣村,在“党员带着群众干”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您若久不归乡,回来时一定会被惊艳到:道路更好走了、河道更干净了、村庄绿意更浓了……在环境面貌的一天天变化中,村民提振了“精气神”,村里树立了“新风尚”,群众幸福感大大提升。

年12月,石匣村成功创建AAA级旅游景区,真正实现了党员群众多年来“贫困山村变景区”的美好愿景。

民俗文化铸名片,游客“打卡”兴致浓

在打造高品质旅游景区的同时,石匣村充分挖掘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精神宝藏”,把传统民俗文化推向更大的舞台,铸就了属于石匣独一无二的文旅名片。

石匣村历史文化悠久,是章丘梆子的诞生地。章丘梆子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又名山东吼、章丘呕、靠山梆子,源于山陕梆子,明朝时随山西移民传入章丘,在当地语言民俗、章丘秧歌、民间音乐等艺术形式的影响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于是人们把这种变化了的梆子腔称为“章丘梆子”。

年,主题为“传承章丘梆子传统文化、荟萃章丘梆子精粹艺术、展现当代传承人风采”的章丘梆子戏曲博物馆,在石匣村建成并对外开放。博物馆共有三个主题,馆内陈列着梆子发展渊源介绍、曲目谱系、传承任务和保存超过百年的戏服,这些“老行头”诉说着章丘梆子流传至今的脉络。无数游客前来此处打卡参观,在一件件老物件、老戏服中徜徉浏览,了解章丘梆子的历史渊源,进一步认识淳朴的民俗以及民间艺术的博大精深。

说到章丘梆子,就不得不提石匣村农历六月二十“过半年”习俗。“过半年”少不了的三件事,头一件便是唱大戏,二是吃伏羊,三是赏美景。“过半年”唱大戏,人们俗称为“唱热戏”。“热戏”开场时,终日劳作在田间地头的农民们会放下锄头、穿上戏袍,精选老剧目,用扎实的唱功、绝佳的演技,唱响古老的韵味。“吃伏羊”自然也是石匣村的老习俗,以往,因生活物质困乏,每逢半年节,乡里乡亲便三五一组、七八一家拼凑钱财或劳力,共享伏羊美食,逐渐形成了一种乡情“攒文化”,“攒个羊”也就流传下来。

多才多艺又富有智慧的石匣人,自信地向外界抛出“橄榄枝”,邀请更多人前来细细触摸古村的文化年轮,感受“过半年”的传统风采。年8月,首届“石匣过半年乡村振兴戏剧节”启动,古老山村打出了“看大戏、吃伏羊、过半年”的文化名片,让石匣“攒”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三天共吸引2万余人来石匣听梆子腔、喝伏羊汤、赏山村美景。

首战告捷的石匣人,心情大好、干劲更足。年8月,与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共同举办的石匣“过半年”暨第二届乡村振兴戏剧节启动。本次“过半年”规模更大、时间更长、年味更浓,十天献上30场大戏,章丘梆子、五音戏、吕剧,唱的是传统文化,流传的是文化底蕴,赢得的是衷心的喝彩。戏曲名家刘兰芳等业内“大咖”亦前来助阵,戏剧文化研讨会、联谊活动亲自登台献唱,更是将“过半年”推向新的高潮!

十天时间,各地3万多游客慕名而来,正值盛夏时节,石匣村浓翠蔽日,河水清凉,蝉鸣声声,在村里的老街上走走,呼吸一口山里的新鲜空气,听着章丘梆子的唱腔在耳边萦绕,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伏羊汤,世外仙境之感油然而生!

年7月31日,石匣“过半年”暨第三届乡村振兴戏剧节顺利开幕,开幕式当天吸引游客千余人前来观看,一睹章丘梆子和石匣AAA级景区风采!

“要引进来,更要走出去!”章丘梆子传承人于亮兴在他土生土长的石匣村开起了个人工作室,在吸引大批游客前来的同时,还主动“走出去”做起了志愿者,积极参与“戏曲进校园”活动,义务向孩子们科普章丘梆子的基础知识,点燃孩子们听梆子、学梆子、传梆子的兴趣火花。

“三变”改革东风起,特色产业促振兴

返乡创业的京城“白领”景华回到石匣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后,充分发挥其懂经营、善管理的优势,有效提升了村班子服务群众的能力。在外创业的于亮兴、景年波、景大鹏、袁继永等一批有能力、敢担当、甘愿为石匣村发展做贡献的年轻人也义无反顾地回到石匣村,相继成立了石匣古村文旅公司、南山一品农产品有限公司,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做大产业支撑,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年早春,“三变”改革的东风比春风更早一步吹遍了官庄大地,各村都乘着这次机遇解放头脑、大展拳脚,以产业发展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石匣村更是不例外,第一时间成立了五大合作社。石匣古村文旅公司依托旅游股份合作社,大力发展旅游业,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的文旅产业新板块。

以盘活乡村闲置资源为目的,建设高端民宿,投资多万元的高端民宿“望野”已开门迎客。此外,石匣还将陆续把村委流转的20余套闲置民居打造成不同主题的民宿,未来景区将建设成高端民宿、大众客栈、酒店共赢的局面,预计能提供人的住宿服务。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

南山一品公司则依托土地股份合作社,把目光投向了石匣村的自然环境,向土地要收益,在特色产业上做文章。石匣村是山谷地形,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使得种植出的小米具有色泽深黄、颗粒紧实、质粘味香、入口爽滑等优点。南山一品公司以石匣村“精品小米”标准化核心生产基地为基础,建设了“石匣-三角湾”区域小米产业规模化绿色种植基地,打造了章丘南部山区精品小米种植基地及小米精深加工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年3月,公司与山东省科学院济南市健康产业科技研究院合作成立南山一品谷糠科学研究所,主打高科技养生茶,并代表章丘参加济南市举办的创业创新大赛,合作目标以实现小米产业由简单原粮生产销售型逐步向绿色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营养健康深加工食品转型升级。

公司还与山东大学健康营养协会建立了产品研发团队,开发米茶、谷茶、小米饼干、婴儿小米粉系列高附加值产品。目前,公司已建设了一处标准化大型生产加工车间,购置了小米精加工设备、小米深加工生产流水线。

下一步,公司将围绕小米深加工产业,建设小米糠茶、婴幼儿辅食、小米茶汤、小米煎饼、小米饼干、小米零食、小米醋、小米原浆酒标准生产线,把基地的生产、研发、加工能力逐步提升为标准化规范化精品食品加工基地,带动家乡父老乡亲不断增收。

优异的成绩只代表过去,乡村振兴仍需一代代石匣人继往开来!随着官庄街道西部泉城百花园田园综合体、东部综合性物流园、南部山区旅游资源“三大片区”发展框架拉开,石匣村将继续立足基础、发挥优势,在党建引领下,全方位实现组织、人才、文化、生态、产业五大振兴,在打造富民强村、宜业宜居的“出彩官庄”道路上迈出坚实有力的步伐!




转载请注明:http://www.zhangqiuzx.com/zqstc/338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